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「靜好時光」創作者周O鎮,描述在囹圄生涯中,每晚六至九點,是一日裡心靈沉靜的書法時光,配上喜愛的水果,是最快樂的時光,同時隱喻告別囹圄生活,正在倒數計時中。
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「執念」作品的原創者陳O賜,以黑金對比亮眼的色彩堆疊來描述內心世界。作品背後的黑代表著心中過去的執念,在不斷努力往前行的路上,曾經的黑,鑲上了金,成為了肥沃的土壤,成為了我的養分,開出了代表成長的花朵。
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喜愛美術塗鴉的槍手畫家陳O芳,曾2次參加佛光山彩」繪燈籠比賽,及參加佛光山南台別院「藝境化人心藝術展覽,今再以「佛光慈悲」3D浮雕刻畫出對佛光山的慈悲心,表達感恩之意。 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喜愛塗鴉的槍手畫家陳O芳以「悠游自在」的作品 ,展現心中心無罣礙故無罣礙 ,體現心境悠然自得。
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陳O賜的作品「跳脫糾結」,娓娓細述探索內心世界,人一生中總是有起有落,但如果門關上了,一定會留著另一扇窗給每個人一個機會,所以不要輕易放棄,請跳脫自己所有的煩惱與糾結。 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單身歐爸畫家彭O銓以「憶鄉」這幅作品,表達對「家」的思念,以浮雕的方式展現出對家的思念,小時記憶中阿公養的雞,家裡的模樣,也期望這是未來在建立家園的理想輪廓,一家樂融融。
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彭O銓作品「山居秋意」,描述秋天到了,住在山中的人家,看著楓葉轉紅,感受著秋天的涼意,但是心是暖的,因為一家人,在一起。透露對家溫暖的渴望
。 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「最美的風景」作品,原創者周O鎮表示,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唯有心存善念,無處不是美,處處皆風景,人間處處有溫暖。
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陳O芳創作作品「如願」,透過3D浮雕的創作方式,呈現荷花與荷葉之美,簡單樸素,出淤泥而不染。內心期望所願皆所得,所求皆如願。
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
圖說:周O鎮作品「心有桃花源,處處水雲間」,作品結合「雕與塑」的美,描述自身的內心世界,望著窗外,等著的是,欣欣向榮,百花綻放?又或是一片落英漫天香?我看吶,都好,都好。 圖/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提供南二創新3D立體浮雕 探索藝術原創之美
2025-01-01
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「以文化弘揚佛法」與「以慈善福利社會」,佛光山慈悲基金會長期致力監所教化,鑑於透過3D立體浮雕畫藝文培訓,可培養收容人正向積極行為,促進其自我反省與個人成長重塑心靈建立自信心,並習得藝術技能開啟復歸社會創業之路。因而資助且連袂與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藝術班合作,創新3D立體浮雕。希冀收容人能在藝境獲得重生。
南二藝術班獨特創新的3D立體浮雕作品,由監所教化科長張家菁精心統籌規劃,及漆藝達人陳瑩珊懷著矯正教化的使命,以滿滿愛心耐心指導教授,自113年6月起迄今圓滿完成。作品繁多美不勝收, 1月17日將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分館亮麗登埸。
「心有桃花源,處處水雲間」,原創者周O鎮闡述創作。作品結合「雕與塑」,讓人有強烈的藝術工藝感,同時詮釋出善美的意境與思想來傳達情感。構思的初衷,係因花代表生命在成長過程中艱辛與喜悅。透過花的連結與美麗來表達內心思想,渴望與嚮往自由。加上長期閱讀《人間福報》所汲取的文藝資訊,發現原來色彩可以帶來無限的想像與連結,如此的寬廣、絢爛。
喜愛塗鴉的槍手畫家陳O芳以「悠游自在」的作品,展現內心無所罣礙,體現心境悠然自得。同時表示浮雕作品採用3D的方式呈現工法與畫作,以石膏堆疊出層層雕塑作品的輪廓,佐以色漆來表現光影,採取油畫的方式運用將色塊碰撞堆疊變化,過程繁鎖但同時反映出內心的渴望。作品的創造是反映內心真實的世界,沉浸在藝術世界裡,選擇以顏色抒發自己心情感受內心平靜的愉悅。
陳O賜的作品「跳脫糾結」,娓娓細述探索內心世界,表示雖然對現實生活不滿意充滿改變的想法,但不一定可行且實踐不易。故不斷思考如何跳脫惱人的想法。學習跨越現在複雜的人事物,重新思考,不再被束縛著,跳出框架,冷靜看清事情,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。另一幅黑金對比亮眼的作品「執念」,描述背後的黑代表著心中過去的執念,在不斷努力往前行的路上,曾經的黑,鑲上了金,成了肥沃的土壤及養分,開出代表成長的花朵。
單身歐爸畫家彭O銓「憶鄉」作品,以浮雕的方式展現出對家的思念,小時記憶中阿公養的雞,家裡的模樣,故選用公雞、母雞和5隻小雞作為構思圖案,是因為它有個諧音家的意思,也有「起家厝」的意思。在囹圄生涯中,不斷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,復歸社會後能在一個清淨幽美的環境中,跟家人們在門庭前,談笑、互相陪伴,擁有像浮雕畫中的幸福美滿。
南二藝術班獨特創新的3D立體浮雕作品,由監所教化科長張家菁精心統籌規劃,及漆藝達人陳瑩珊懷著矯正教化的使命,以滿滿愛心耐心指導教授,自113年6月起迄今圓滿完成。作品繁多美不勝收, 1月17日將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分館亮麗登埸。
「心有桃花源,處處水雲間」,原創者周O鎮闡述創作。作品結合「雕與塑」,讓人有強烈的藝術工藝感,同時詮釋出善美的意境與思想來傳達情感。構思的初衷,係因花代表生命在成長過程中艱辛與喜悅。透過花的連結與美麗來表達內心思想,渴望與嚮往自由。加上長期閱讀《人間福報》所汲取的文藝資訊,發現原來色彩可以帶來無限的想像與連結,如此的寬廣、絢爛。
喜愛塗鴉的槍手畫家陳O芳以「悠游自在」的作品,展現內心無所罣礙,體現心境悠然自得。同時表示浮雕作品採用3D的方式呈現工法與畫作,以石膏堆疊出層層雕塑作品的輪廓,佐以色漆來表現光影,採取油畫的方式運用將色塊碰撞堆疊變化,過程繁鎖但同時反映出內心的渴望。作品的創造是反映內心真實的世界,沉浸在藝術世界裡,選擇以顏色抒發自己心情感受內心平靜的愉悅。
陳O賜的作品「跳脫糾結」,娓娓細述探索內心世界,表示雖然對現實生活不滿意充滿改變的想法,但不一定可行且實踐不易。故不斷思考如何跳脫惱人的想法。學習跨越現在複雜的人事物,重新思考,不再被束縛著,跳出框架,冷靜看清事情,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。另一幅黑金對比亮眼的作品「執念」,描述背後的黑代表著心中過去的執念,在不斷努力往前行的路上,曾經的黑,鑲上了金,成了肥沃的土壤及養分,開出代表成長的花朵。
單身歐爸畫家彭O銓「憶鄉」作品,以浮雕的方式展現出對家的思念,小時記憶中阿公養的雞,家裡的模樣,故選用公雞、母雞和5隻小雞作為構思圖案,是因為它有個諧音家的意思,也有「起家厝」的意思。在囹圄生涯中,不斷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,復歸社會後能在一個清淨幽美的環境中,跟家人們在門庭前,談笑、互相陪伴,擁有像浮雕畫中的幸福美滿。
最新消息
故宮博物院音樂劇《甪端》 走過百年文物守護之路
2025-11-10新馬寺「人生三見」書畫展 陳春梅展出28幅觀音畫
2025-11-10新馬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80新生命有信仰的陪伴
2025-11-10大林佛光童軍書香蔬趣之旅 共學共好樂無窮
2025-11-10印度拘尸那羅朝聖 禮懺與佛接心
2025-11-10〔寶島采風〕樟之細路賞翠景 茶鄉續寫客家情
2025-11-10台灣永續大學獎 佛大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
2025-11-10亞庇民眾為地球復蔬公益路跑 跑出健康跑出愛
2025-11-10人間佛教生死達觀 慧開法師傳授生命永續經營心法
2025-11-10三好咖啡交流之旅 寓教於樂感受咖啡文化
2025-11-10
相
關
消
息







